基石環保榮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香港成就獎 2025」獲認可項目獎項

基石環保「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香港成就獎2025」
基石環保有限公司創辦人兼執行董事(左) 出席頒獎典禮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香港成就獎 2025 – 獲認可項目(中小企)

基石環保有限公司憑藉「廚餘收集先導計劃」,榮獲由環保促進會頒發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香港成就獎 2025」獲認可項目獎項(中小企),此獎項表彰基石環保有限公司在回收項目中的卓越表現以及對多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踐。

基石環保為一間環保科技公司,專注為香港提供多元化回收方案。我們提倡以科技作為工具,將環保意識融入公眾生活,令市民在參與回收項目的同時提升生活質素。我們作為回收解決方案的提供者,致力為下游回收商提供最佳實踐方案,協助他們對已分類的可回收物進行再加工及升級再造。同時,我們亦積極配合政府在廢物分類與回收、紙包飲品盒乾淨回收先導計劃及來年的塑膠飲料容器及紙包飲品盒生產者責任計劃等政策,攜手推進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我們深信,妥善進行源頭分類,有助將可回收物轉化為可再用資源,讓下游回收商得以有效處理,從而避免這些資源被送往堆填區或流入海洋造成污染。

基石環保「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香港成就獎2025」
基石環保有限公司榮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香港成就獎 2025 – 獲認可項目(中小企)

關於基石環保

基石環保有限公司於2018年在香港成立,是一家為企業、政府及社區提供智能回收基建及系統解決方案的供應商。我們自主研發的旗艦產品,包括模組化自助智能回收機(“SmartClassify”)系列,以及智能RVM回收機(“RenatureChest”),專為支援公共場所的廢物分類而設計,並已安裝於多個不同場地,如商場、商業大廈、學校、公屋及私人住宅、建築工地及綠在區區回收站等

在政府、發展商、物業管理公司及多間私營機構的鼎力支持及合作下,我們的多源回收方案現已廣泛覆蓋全港十八區。全港已設置超過1,000個智能回收機,主要回收項目包括廚餘、即棄塑膠飲料容器、鋁罐、紙包飲品盒、玻璃樽、金屬、紙張及塑膠等物料。

除了基礎設備,基石環保更提供實時 COP 數據平台 ,透過後台管理平台及客制化數據面板讓用戶全面掌握回收狀況。我們的一站式回收服務,更可整合第三方獎賞平台,品牌客戶亦可在平台提供獨家回收獎賞,回饋顧客。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香港成就獎2025 #廚餘 #回收 #SmartClassify #SmartClassifyCP #SmartClassifyMINI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2025年09月05日

要了解有關我們的案例研究的更多信息,請點擊此處訪問我們的 Linkedin 頁面。

商業大廈如何有效促進可持續發展並減少浪費?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SmartClassify 智能回收機 iSquare 國際廣場

著名的商業大廈吸引了各式各樣的人群,包括來購物的市民、辦公室職員和遊客。然而,隨著人流的增加,商業大廈的廢物管理措施也面臨著更大挑戰。最近我們在iSquare #國際廣場 和 #鷹君中心 增設了智能回收機 #SmartClassify,而在 #九龍貿易中心、二號海港廣場 和 #信和廣場 也設置了新型號智能回收機 SmartClassify #MINI,這標誌著商業大廈正在向可持續發展目標邁進。

鼓勵綠色實踐 🔵🟡🟤🟤🟢
為了支援 #智慧城市 的發展,智能回收機以清晰明確的回收分類步驟,來促進 #自助 回收。這些智能回收機透過讓人們更容易處理廢物,鼓勵他們在商業環境中採用綠色生活方式。智能回收機與綠綠賞(電子)積分平台相連,來往商業大廈的人能夠跟從清晰的回收分類標籤和熒幕指引,對可回收物料進行 #分類,同時每個智能回收機配備感測器監測滿桶情況,透過網路傳輸即時資訊和使用數據,實現高效回收,自動記錄可回收物的重量和獲得的綠綠賞(電子)積分。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SmartClassify 智能回收機 信和廣場

綠色建築設計🌳
如今,越來越多的商業建築在設計時考慮到了可持續性,採用了節能系統和可持續的材料。增設智能回收機除了能促進實現可持續目標,也增強了廢物管理的效率。透過推廣回收和 #綠色 計劃,商業建築可以增強其市場吸引力和品牌價值。

改善城市綠地🏞️
透過適當分類減少垃圾,智能回收機能幫助創造更清潔的城市環境。這不僅增強了商業區的美感,也體現了人、城市建築和空間的相互連結。

#綠色辦公室 #綠色建築 #多流 #回收 #SmartClassify #SmartClassifyMINI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2025年05月07日

 

要了解有關我們的案例研究的更多信息,請點擊此處訪問我們的 Linkedin 頁面。

香港電台-大氣候:天氣回顧及展望/ 地震風險及山泥傾瀉管理/ 循環產業化?產業循環化?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香港電台-大氣候:天氣回顧及展望/ 地震風險及山泥傾瀉管理/ 循環產業化?產業循環化?

上週末的廣播直播節目「#大氣候」中提到了哪些具體的重用、回收和再利用措施? 📻

在節目播出期間,我們的創辦人 Lawson Lau 分享了一些見解,包括在社會推行 #智能回收機,現在市民大衆可以輕鬆進行回收。他還強調了從一次性物品轉向可重用物品的重要性,透過鼓勵使用可重用的產品,我們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一次性塑膠的依賴,並強調這種轉變如何顯著減少浪費♻️

另外,Lawson 也探討了電動車的關鍵問題 #電池回收。隨著電動車變得越來越普及,有效的回收流程對於管理電池的生命​​週期至關重要。這不僅有助於回收有價值的材料,還能有效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香港電台-大氣候:天氣回顧及展望/ 地震風險及山泥傾瀉管理/ 循環產業化?產業循環化?

請在此收聽:https://lnkd.in/girpKvEb

照片來源於香港電台。

#循環經濟 #香港電台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2025年04月14日

 

要了解有關我們的案例研究的更多信息,請點擊此處訪問我們的 Linkedin 頁面。

「綠綠賞」積分兌換「易賞錢」提升回收吸引力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綠在屯門

/ 文章轉載 /

為了提升「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綠綠賞」)的吸引力,鼓勵市民使用環境保護署(環保署)轄下的社區回收設施參與回收,「綠綠賞」去年二月起新增電子積分的兌換選項,讓市民將「綠綠賞」積分轉換為更多元化的電子積分獎賞,最近更已擴展至包括兌換零售電子獎賞平台「易賞錢」積分。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綠綠賞」積分兌換「易賞錢」提升回收吸引力

鄭健說:「『綠綠賞』的禮物換領方式與時並進,開始逐步電子化。除了港鐵車票、本地生態遊等獎賞外,現在市民亦可以隨時隨地透過『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兌換『易賞錢』積分,於全港超過500間超級市場及零售商店自由換取禮品。這個電子積分兌換新選項自去年十二月試行以來市民反應良好,相信能吸引更多市民參與回收,加深香港的綠色減廢回收文化。」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綠綠賞」積分兌換「易賞錢」提升回收吸引力

環保署自二○一五年起開始推展「回收環保站」項目,至今全港有12個「回收環保站」。「回收環保站」除了為社區提供回收服務外,亦會透過舉辦各類公眾教育和環保活動,從多角度把綠色生活融入社區。為配合港鐵屯門南延線工程,「綠在屯門」由原址屯義街遷至龍澤路新址,上月十九日開始營運。

如要閱讀完整文章,可繼續瀏覽 政府新聞公報:「綠綠賞」積分兌換「易賞錢」提升回收吸引力

2025年4月10日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綠在屯門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綠在屯門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綠在屯門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綠在屯門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綠在屯門

按此了解 家居廚餘及紙包飲品盒回收|綠在屯門

城市地區的綠色生活,回收計劃,公園、人與自然的相互聯繫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專欄文章/

GO PARK作爲地標公園,是城市景觀中重要的綠色空間,為周邊居民和遊客提供休閑娛樂活動的機會,也能享受與大自然的聯繫。然而,與許多城市公園一樣,它面臨著廢物管理和亂丟垃圾等相關挑戰。 #GOPARK Sai Sha 最近引入了智能回收機 SmartClassify #MINI,這標誌著社區和市民在城市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持續提升綠色意識。

即時監控滿桶情況

當智能回收機與傳統回收箱進行比較時,智能回收機的優勢主要突顯在對現代科技的利用。由於缺乏 #即時監控,傳統回收箱經常面臨溢出或未充分利用回收空間的問題。相比之下,智能回收機能夠#追蹤 滿桶情況,配有 LED 指示燈,可以直觀地顯示容量將滿或容量不足等情況,提示用戶何時使用回收機,並能幫助場地管理人員優化收集回收物的時間表。

綠色與健康生活

參與騎自行車或跑步等以大自然為基礎的運動既可以增強我們的身體健康,又可以增進我們對環境的欣賞。對於發展商和活動籌備者來說,優先考慮可持續發展的體育活動可以提高參與度和滿意度。基石環保(Cornerstone Smart Recycling)期望能透過推動智能回收配套設施,鼓勵市民大衆有多一個途徑或選項做出有助可持續發展的選擇和源頭分類的習慣。我們的#智能回收機 SmartClassify MINI旨在使回收變得簡單和#無障礙 ,即使對於那些正在進行體育活動的人來說也是如此。

若有機會到訪GO PARK,可停一停體驗源頭分類回收。即使在進行體育活動時,每一個回收小動作都很重要——將#可回收物 放入我們的智能回收機看似簡單,但長遠來看,它會帶來顯著而積極的影響,特別是在空間和資源有限的城市環境中。

2025年04月08日

 

要了解有關我們的案例研究的更多信息,請點擊此處訪問我們的 Linkedin 頁面。

恒生x青協「Seek Our Ways」社創計劃「與領袖對談」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恒生x青協「Seek Our Ways」社創計劃「與領袖對談」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恒生x青協「Seek Our Ways」社創計劃「與領袖對談」

SeekOurWays 社創計劃

感謝恒生銀行(恒生)、香港青年協會(青協)、青年協會領袖學院邀請我們的執行董事 Lawson Lau 參加上週末在 #mills 南豐紗廠舉行的「與領袖對談」活動。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恒生x青協「Seek Our Ways」社創計劃「與領袖對談」

呼應SOW計劃關注的社會議題之一「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我們與台上的分享者一起,為中學生和大學生提供創業、夥伴關係、循環經濟和綠色科技發展等見解。

年輕人塑造他們的未來,他們無限的創造力和潛力有望成為香港社會和環境變革的催化劑。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恒生x青協「Seek Our Ways」社創計劃「與領袖對談」

照片來源於#青協 團隊。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綠色社區 #社區連繫 #青年發展 #社會創新

2025年03月11日

 

要了解有關我們的案例研究的更多信息,請點擊此處訪問我們的 Linkedin 頁面。

環保署:半年收到40萬個紙包盒

/ 文章轉載 /

環保署表示,去年6月起分階段在5間「綠在區區」,試用5部「入盒機」,為期一年,測試回收及回贈等技術;回贈水平與「入樽機」一樣,每個紙包飲品盒一毫,半年已有超過4.5萬人次使用,共收到40萬個紙包盒,即每人平均回收約9個盒。

 

如要閱讀完整文章,可繼續瀏覽 NOW TV: 環保署:半年收到40萬個紙包盒

2025年2月18日

(只限中文版)

 

按此了解「入盒機」技術測試項目 – 綠在區區 紙包飲品盒回收

「30 • 50綠色餐飲伙伴計劃」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相片來源:30.50綠色餐飲伙伴計劃

「30 • 50綠色餐飲伙伴計劃」

支持綠色活動

回顧上週五,基石環保有幸作為贊助商參與了食品智能合作計劃!我們已經連續第四年參加這個有影響力的活動,今年我們的展位展示了#可重用餐盒餐具 #歸還站 的最新發展,並且隨著這一改進,我們與許多致力於推動可持續發展的人士進行了交流🌱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可重用餐盒餐具 歸還站

關鍵亮點
✨ 引人入勝的對話 — 我們與渴望了解減少#廚餘、促進#循環 經濟和#重用 的參與者進行了交流。
✨互動示範 — 參與者親身體驗了我們的歸還站,了解做出#低碳 選擇其實很容易。

查看更多重用和智能回收解決方案:
https://www.cstsr.com.hk

#FSPP #可持續發展 #綠色餐飲 #重用 #回收 #RVM #社區參與 #綠色生活方式 #基石環保

2024年12月13日

 

要了解有關我們的案例研究的更多信息,請點擊此處訪問我們的 Linkedin 頁面。

環保署擴大廚餘回收網絡 每日收集300公噸按年增7成 智能廚餘回收桶6大功能防蟲除臭保衛生

/ 文章轉載 /

環保署積極擴展廚餘收集網絡,已在全港公共屋邨安裝740個智能廚餘回收桶。至今年7月,署方每日收集300公噸廚餘,較去年同期大增7成。有智能廚餘回收桶承辦商表示,回收桶配備消毒、除味、害蟲控制系統等確保衛生,收集到的廚餘會送到政府廚餘處理設施轉化為電力和堆肥。智能廚餘回收桶具備6大功能,包括配備智能傳感器,可量度廚餘重量,消毒、除味、害蟲控制系統等確保衛生,背後亦有大數據系統支援整個廚餘回收網絡及連接「綠綠賞」積分系統;而所有廚餘會送到政府廚餘處理設施轉化為電力和堆肥。

基石環保 廚餘回收

機身設計便民  具備防蟲除味功能

為更有效率監察逐漸增加的廚餘回收量,每部智能廚餘回收桶均連接到大數據平台。Cornerstone執行董事劉偉恩表示,收集到的數據有助分析居民回收廚餘習慣、參與率及趨勢等,從而更好地規劃廚餘回收。承辦商亦會不時為智能廚餘回收桶進行升級,包括安裝新型天線,更換更耐用的門蓋配件等,以提高智能廚餘回收桶運作的穩定性和耐用性。

至於市民回收過程亦相當簡單,只需用「綠綠賞」手機App或實體卡上的二維碼在機身的鏡頭前掃一掃,智能廚餘回收桶的頂蓋打開後就可倒入廚餘。回收完成後,「綠綠賞」積分就會自動儲入帳戶,儲夠積分便可以兌換食品和日用品。

現時九龍城德朗邨設有八個智能廚餘回收桶,邨內清潔工梅姐分享,居民普遍養成定時回收廚餘習慣,清潔團隊掌握了居民回收規律,甚少出現「爆滿」情況。她又指,居民清楚廚餘回收規則,如生、熟、吃剩或變壞的食物可回收,水分過多的廚餘或容易混入的非廚餘物質(例如一次性餐具餐盒)就不宜放入桶內。此外,清潔工人會用漂白水抹乾淨桶邊位置,機身上的消毒洗手液和除臭劑亦都會定時補充,以確保環境衛生。

如要閱讀完整文章,可繼續瀏覽星島日報:環保署擴大廚餘回收網絡 每日收集300公噸按年增7成 智能廚餘回收桶6大功能防蟲除臭保衛生

2024年9月9日

(只限中文版)

紙包飲品回收機每「盒」一毫

/ 文章轉載 /

環保署上月起於3間綠在區區設「入盒機」,測試以機器收集廢紙包飲品盒,並向參與市民每個盒回贈1角。

繼「入樽機」後,環保署會在5間綠在區區設置「入盒機」,測試應用機器回收紙包飲品盒。上月率先在「綠在深水埗」、「綠在屯門」及「綠在元朗」試用,另外兩部入盒機於本月在「綠在沙田」及「綠在東區」投入服務。入盒機只接受一般在港售賣、100毫升至2公升的紙包飲品盒。

不過,入盒機要求投入的飲品盒不變形,只需在盒頂剪斜角並沖洗,一改過往剪開及攤平的回收要求。記者嘗試將攤平的飲品盒投入機中,回收機即無法識別並拒絕接收,記者將飲品盒「還原」才能成功回收。而回收的速度約兩秒便完成程序。

入盒機具備重量、外形等多重辨識功能,以減少回收不合規或有殘餘液體的紙包飲品盒。紙包盒被回收機收集後會即時壓縮,因此,市民在回收前需確保盒身不變形,以便入盒機能準確辨識可接受的紙包飲品盒。入盒機投入服務以來,已收集逾5,000個紙包飲品盒於本地循環再造。

 

如要閱讀完整文章,可繼續瀏覽東網:紙包飲品回收機每「盒」一毫

2024年7月8日

(只限中文版)

 

按此了解「入盒機」技術測試項目 – 綠在區區 紙包飲品盒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