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綠賞」積分兌換「易賞錢」提升回收吸引力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綠在屯門

/ 文章轉載 /

為了提升「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綠綠賞」)的吸引力,鼓勵市民使用環境保護署(環保署)轄下的社區回收設施參與回收,「綠綠賞」去年二月起新增電子積分的兌換選項,讓市民將「綠綠賞」積分轉換為更多元化的電子積分獎賞,最近更已擴展至包括兌換零售電子獎賞平台「易賞錢」積分。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綠綠賞」積分兌換「易賞錢」提升回收吸引力

鄭健說:「『綠綠賞』的禮物換領方式與時並進,開始逐步電子化。除了港鐵車票、本地生態遊等獎賞外,現在市民亦可以隨時隨地透過『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兌換『易賞錢』積分,於全港超過500間超級市場及零售商店自由換取禮品。這個電子積分兌換新選項自去年十二月試行以來市民反應良好,相信能吸引更多市民參與回收,加深香港的綠色減廢回收文化。」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綠綠賞」積分兌換「易賞錢」提升回收吸引力

環保署自二○一五年起開始推展「回收環保站」項目,至今全港有12個「回收環保站」。「回收環保站」除了為社區提供回收服務外,亦會透過舉辦各類公眾教育和環保活動,從多角度把綠色生活融入社區。為配合港鐵屯門南延線工程,「綠在屯門」由原址屯義街遷至龍澤路新址,上月十九日開始營運。

如要閱讀完整文章,可繼續瀏覽 政府新聞公報:「綠綠賞」積分兌換「易賞錢」提升回收吸引力

2025年4月10日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綠在屯門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綠在屯門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綠在屯門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綠在屯門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綠在屯門

按此了解 家居廚餘及紙包飲品盒回收|綠在屯門

廚餘收集計劃擴至全港公共屋邨

/ 文章轉載 /

環保署與房屋署和房屋協會合作,於2022年10月底展開公共屋邨廚餘收集計劃,目標是在今年8月底前在全港213個公共屋邨設置智能廚餘回收桶收集廚餘,培養居民回收廚餘的良好習慣。今年6月底,該署共安裝740個智能廚餘回收桶,覆蓋全港所有公共屋邨。

他說,在公共屋邨收集的廚餘將送往各廚餘處理設施轉化為電力和堆肥。環保署會繼續在新落成的公共屋邨安裝智能廚餘回收桶,並計劃今年第三季起在廚餘回收量較高的公共屋邨優先增置更多智能廚餘回收桶,並逐步推展至其他公共屋邨,目標是兩年內達到起碼一座一桶,方便市民。

另外,該署已在深水埗東區西貢、沙田四個「綠在區區」設施和駱克道街市安裝智能廚餘回收桶,並正籌備在「綠在屯門」安裝智能廚餘回收桶,預計7月中投入服務。

 

如要閱讀完整文章,可繼續瀏覽政府新聞網:廚餘收集計劃擴至全港公共屋邨

2024年7月4日

(只限中文版)

廚餘回收|公屋試驗計劃約四成居民參與 半年收集廚餘逾400公噸

/ 文章轉載 /

政府去年10月展開「公共屋邨廚餘收集試驗計劃」,首階段涉及5條公共屋邨共約30幢樓宇。環保署表示,實施首6個月已有超過四成居民使用智能回收桶,收集廚餘逾400公噸,短期目標是於2023至24年度,擴展到全港約百幢公共屋邨樓宇。

回收桶定時除臭 置空曠地方

環保署項目主任(減廢及社區回收)指,回收桶具備除臭裝置,能定時噴灑除臭劑,分量和頻率更可按實際需要調校。環保署強調,會把回收桶放置於空曠戶外地方,盡量不對居民構成影響。

 

要閱讀更多,可繼續瀏覽香港01 連結 或 明報新聞網

相關片段可瀏覽政府新聞Facebook網頁

Cornerstone Smartclassify food waste collection bin

2023年7月9日(星期日)

(只限中文版)

智回收 惜廚餘

/ 文章轉載 /

廚餘有價值,回收,則要有推動力。

為推動轉廢為能,環境保護署與多個部門合作,試行在部分公共屋邨裝設智能回收桶,收集廚餘,其非接觸式設計乾淨衞生,且能自動除臭,不但不影響屋邨環境,部門更加入誘因,讓街坊藉回收儲積分、換禮品。

無味  方便衞生

智能回收桶使用方便,只須掃描「綠綠賞」會員二維碼,頂蓋便會自動打開,市民隨即可將廚餘放進回收桶。

回收桶內置重量和容量水平感應器。當放進回收桶的廚餘重逾100克,頂蓋會在20秒後自動蓋上;當內桶即將滿載,系統會自動發送手機信息,提醒屋邨管理和清潔團隊更換內桶,防止廚餘滿溢。

此外,回收桶更具備除臭裝置,能定時噴灑除臭劑,分量和頻率更可按實際需要調校。環保署強調,會把回收桶放置於空曠戶外地方,盡量不對居民構成影響。

 

要閱讀更多,可繼續瀏覽政府新聞網連結

相關片段可瀏覽政府新聞Facebook網頁

Cornerstone Smartclassify Food Waste Collection Bin
Cornerstone Smartclassify Food Waste Collection Bin

2023年7月9日(星期日)

智能廚餘回收桶並未釋出濃烈氣味

/ 文章轉載 /

環境保護署表示,公共屋邨廚餘收集試驗計劃所採用的智能回收桶並非如一間本地公司所指開蓋時會釋出濃烈氣味,而居民對智能廚餘回收桶的設計和運作反應正面,積極參與回收,廚餘回收量節節上升。

智能回收桶具備氣味消除系統、防滲漏及密封式設計,並非如該公司所指開蓋時會釋出濃烈氣味。

此外,智能回收桶通常放置在室外和空氣流通的地方,氣味會被吹散,該公司不宜以室內空氣質素指標作比較而聲稱空氣污染物超標十倍。

環保署去年10月展開試驗計劃,現時香港仔石排灣邨、牛頭角彩德邨、將軍澳尚德邨、柴灣連翠邨、堅尼地城觀龍樓和天水圍天恒邨均安裝了智能回收桶,收集廚餘。

 

要閱讀更多,可繼續瀏覽政府新聞網連結

2023年4月20日(星期四)

環保署開展公共屋邨廚餘收集試驗計劃

/ 文章轉載 /

環境保護署(環保署)今日(十月三十日)開展為期18個月的公共屋邨廚餘收集試驗計劃。試驗計劃的首階段,環保署會在五個房屋署及香港房屋協會的公共屋邨,共約30座樓宇陸續安裝智能回收桶收集廚餘。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出席在香港仔石排灣邨舉行的試驗計劃宣傳活動時表示,現時家居廚餘佔整體棄置於堆填區的廚餘量約七成,而全港有三成(超過200萬)人口居住於公共屋邨,因此以公共屋邨居民為目標,推出試驗計劃,鼓勵居民把廚餘源頭分類、收集及循環再造,既能減少廚餘引起的環境衞生問題,又可善用有機資源。

謝展寰表示,環保署試驗計劃的成功開展有賴房屋署及香港房屋協會的大力支持。透過試驗計劃,政府會汲取更多廚餘收集的經驗,以制定一套切實可行且符合成本效益的可持續方案,妥善收集家居廚餘,並逐步擴展至全港更多的公共屋邨,以配合實施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計劃。

試驗計劃首階段涉及五個公共屋邨,即香港仔石排灣邨、牛頭角彩德邨、將軍澳尚德邨、堅尼地城觀龍樓及柴灣連翠邨,共約30座公共屋邨樓宇。試驗計劃採用具備防滿溢及除味裝置的智能回收桶收集廚餘,保持環境衞生。

 

要閱讀更多,可繼續瀏覽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連結

2022年10月30日(星期日)
香港時間16時3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