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台-大氣候:天氣回顧及展望/ 地震風險及山泥傾瀉管理/ 循環產業化?產業循環化?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香港電台-大氣候:天氣回顧及展望/ 地震風險及山泥傾瀉管理/ 循環產業化?產業循環化?

上週末的廣播直播節目「#大氣候」中提到了哪些具體的重用、回收和再利用措施? 📻

在節目播出期間,我們的創辦人 Lawson Lau 分享了一些見解,包括在社會推行 #智能回收機,現在市民大衆可以輕鬆進行回收。他還強調了從一次性物品轉向可重用物品的重要性,透過鼓勵使用可重用的產品,我們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一次性塑膠的依賴,並強調這種轉變如何顯著減少浪費♻️

另外,Lawson 也探討了電動車的關鍵問題 #電池回收。隨著電動車變得越來越普及,有效的回收流程對於管理電池的生命​​週期至關重要。這不僅有助於回收有價值的材料,還能有效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香港電台-大氣候:天氣回顧及展望/ 地震風險及山泥傾瀉管理/ 循環產業化?產業循環化?

請在此收聽:https://lnkd.in/girpKvEb

照片來源於香港電台。

#循環經濟 #香港電台 #基石環保 #智能回收

2025年04月14日

 

要了解有關我們的案例研究的更多信息,請點擊此處訪問我們的 Linkedin 頁面。

環保署:8月大致完成逾200屋邨安裝700多個智能廚餘回收桶

/ 文章轉載自香港電台RTHK /

截至去年底,環保署已在70個公共屋邨安裝合共300個智能廚餘回收桶,累計收集約1830公噸廚餘。環保署正聯同房屋署及房協,全速將智能廚餘回收服務擴展至全港所有公共屋邨,涉及額外約1400座樓宇,預計農曆新年前可覆蓋全港一半公共屋邨,並可在今年8月大致完成在全港213個公共屋邨共安裝超過700個智能廚餘回收桶,佔全港家庭人口約三分之一。

環保署表示,去年於9月及12月分別在兩個較鄰近住宅區的回收環保站「綠在深水埗」及「綠在東區」設置智能廚餘回收桶,試行以公眾收集點的方式收集鄰近的家居廚餘,截至去年底,共超過14000人次進行廚餘回收。自去年11月起,環保署已在沙田區食肆較集中和鄰近村屋或單幢式大廈的地點設置「社區廚餘收集流動點」,有關計劃在今年第二季將逐步擴展到更多地區。

要閱讀更多,可繼續瀏覽 香港電台RTHK 連結

2024年01月31日

(只限中文版)